分类:热门资讯/作者:陈诚//828 阅读
陈诚接到台湾省主席任命的几天之后(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布了求和的文告,宣布下野。陈诚之所以会去台湾,是源于蒋介石的安排,蒋介石在最关键的时刻把开辟最后退路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陈诚。
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陈诚是三者兼备。此外,他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
每次父亲陈诚与蒋介石意见相左,只要蒋介石作了决定,陈诚总是默默执行。此外,陈诚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他能够代蒋受过。因为这一点,他深得蒋介石的赏识。抗战胜利之后,陈诚成为一级上将,在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陈诚与蒋介石之间出现了难以弥补的隔阂。在陈履安看来,父亲与蒋介石最大的冲突,是出现在蒋介石第二次连任“总统”的时候。
陈履安说,第一次在台湾“总统”大选,没有问题,因为照“宪法”,老“总统”可以连任,但是第二次(连任)就有点问题了。第一次是1954年,第二次是1960年。在1959年,就要提名了,依照“宪法”不能连任,怎么办?老蒋“总统”不说,不谈这个事情,你们看着办。时间越来越迫切了,我父亲就找了些大佬来研商,因为他是“副总统”。想出个办法,修改《临时条款》。
陈履安回忆说,1959年《临时条款》经过修改之后,赋予“戡乱时期”“总统”无限期连任的机会。1960年,蒋介石再度当选“总统”,依旧任命陈诚为“行政院长”,但是陈诚却已经心灰意冷。
陈履安说,在1960年7月,我父亲在日记里面就写了,为了一件事情,我父亲很生气。他还在做“行政院长”时就得到消息,说军中传言“行政院”要加薪,决定不加了,有钱不加薪,尤其军人不加薪。
1963年,因为“反攻大陆”的计划,陈诚与蒋介石发生了很大的冲突。陈诚对蒋介石说,一旦“反攻”的号角响起,他仍然要请命出征,但是他不同意贸然地“反攻”。
1964年病重之际,陈诚最后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行政院长”的要求,终于得到了批准。
1965年3月5,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 到台湾后,陈诚主张“人民至上,民生第一”,实行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即通过对地主的限制来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该条例规定了地主收入的上限,亦即耕地租租额不得超过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约3/8)。此外,它也遏止了由于地主和佃农之间的陋规而产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租约短暂、地主可任意夺佃、押租金、预收地租、作物歉收时亦需缴交的铁租、副产物租等。
之后改革币制,发行新台币、又实行耕者有其田,提出“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 在1931至1941年(民国二十年至三十年)间,每年乐助1400银元为给学校开支费,直接资助到解放前夕。并赠送石门中学的图书:《古今图书集成》1627册,全国省县志3234册,《四部丛刊》、《万有文库》各一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支持刘耀东编造《栝苍丛书》九十卷,由陈诚资助付梓完成。
陈诚,又名陈昱衡,毕业于丹麦葛莱运动教育学院运动医学专业,国际瑜伽高级培训导师,丹道瑜伽流派创始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卷》传承人,华夏素问养生堂特聘高级专家,国家高级整脊养生师,中华医学研究会特约运动养生师,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特约运动养生讲师。
陈诚是蒋公的第一亲信!他跟随蒋公一生,伺候蒋公一生!
陈诚是老蒋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他身上具备了老蒋用人的全部标准,浙江人,黄埔系,对蒋是绝对忠诚,所以陈诚是国民党内升官速度最快的军人,并且以他为核心形成了国民党高级将领中的一大派系“土木系”,而他的晚年也算风光,至少仕途坦荡。
陈诚可谓是戎马前半生!在1948年陈诚因病从东北行辕主任任上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到达台湾的陈诚,先后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并两度被选为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院长"。
陈诚相比于其他国民党将领,他的晚年没有遭受冷落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陈诚对蒋介石的决定是坚决执行的,即使意见不和,但老蒋只要做了决定他便服从,而且经常代蒋受过,帮助老蒋解决一些小麻烦。
1964年病重之际,陈诚最后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行政院长"的要求,终于得到了批准。1965年3月5,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
用户评论